古代所指的五種谷物。“五谷”,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,主要的有兩種:一種指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;另一種指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。兩者的區別是:前者有稻無麻,后者有麻無稻。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,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,而北方種稻有限,所以“五谷”中早期無稻。之所以出現分歧,是因為當時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種,“百谷”、“六谷”和“九谷”說的存在就是一個明證,而各地的作物種類又存在差異所致。“五谷”說之所以盛行,顯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響所致。因此,籠統地說來,五谷指的就是幾種主要的糧食作物。雜糧通常是指水稻、小麥、玉米、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。主要有:高粱、谷子、蕎麥(甜菜、苦蕎)、燕麥(莜麥)、大麥、糜子、黍子、薏仁、籽粒莧以及菜豆(蕓豆)、綠豆、小豆(紅小豆、赤豆)、蠶豆、豌豆、豇豆、小扁豆(兵豆)、黑豆等。其特點是生長期短、種植面積少、種植地區特殊、產量較低,一般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。 五谷雜糧是個“大家族”,諸如有秈米、秫米、小米、玉米、蕎麥、黑豆、蠶豆、紅豆、綠豆及甘薯等等,各種粗細糧豆均屬五谷之類。五谷是我國人民的傳統主食,秋季尤以大米、小米較為重要。立秋之后,氣候雖然早晚涼爽,秋老虎肆虐,人體感到倦怠、乏力,再加之秋季氣候干燥,極易引起陰虛上火。這時,你只需每天進食一些五谷雜糧磨粉機加工五谷豆食品,即可以輕松解決“上火”問題。
豆漿(Soybean Milk)是將大豆用水泡后經過研磨、后再與水混合而成的飲品,豆漿營養成分非常豐富,且易于消化吸收。豆漿是防治高血脂、高血壓、動肪硬化、缺鐵性貧血、氣喘等疾病的理想食品。又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,在歐美享有“植物奶”的美譽。
豆漿發明者:1900年前的西漢淮南王劉安。 相傳劉安是孝子,其母患病期間,劉安每天用泡好的黃豆磨豆漿給母親喝,劉母的病很快就好了,從此豆漿就漸漸在民間流行開來。劉安在淮南八公山上煉丹時,偶爾將石膏點入豆漿之中,變成了豆腐,豆腐從此問世,這在諸多典籍中均有記載。 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豆漿—利水下氣,制諸風熱,解諸毒”。《延年秘錄》上也記載豆漿“長肌膚,益顏色,填骨髓,加氣力,補虛能食。”中醫理論認為,豆漿性平味甘,滋陰潤燥,“秋冬一碗熱豆漿,驅寒暖胃保健康”,常飲豆漿,對身體大有裨益。 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,磷脂,維生素B1、B2,煙酸和鐵、鈣等礦物質,尤其是鐵的含量,比其他任何乳類都豐富。豆漿是防治高血脂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。多喝鮮豆漿可預防老年癡呆癥,防治氣喘病。豆漿對于貧血病人的調養,比牛奶作用要強,以喝熱豆漿的方式補充植物蛋白,可以使人的抗病能力增強,調節中老年婦女內分泌系統,減輕并改善更年期癥狀,延緩衰老,減少青少年女性面部青春痘、暗瘡的發生,使皮膚白皙潤澤。
陳 英:020-23327051 手機/微信:15989198636
蔣麗萍:020-23327057 手機/微信:18922317605
張天秀:020-23327055 手機/微信:18922317609
黎海欣:020-23327077 手機/微信:15217629155
劉 芯:020-23327058 手機/微信:13556053205
林佳一:020-23327932 手機/微信:13922264157
歐陽楚:020-23327071 手機/微信:13922264167
葉子瑤:020-23327931 手機/微信:13610301418
楊樂樂:020-23327059 手機/微信:13902272510
許一諾:020-23327056 手機/微信:13533749137
李 月:020-23327937 手機/微信:13711046791
王 麗:020-23327052 手機/微信:136604788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