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過研究表明,五谷雜糧其營養豐富且富含纖維素,可養五臟。早在古代的時候就有“一谷補一臟”的說法。五谷主要有小米、大米、小麥、大豆、高粱。其中小米可養脾、大豆可養腎等等。中醫認為,五谷不僅可以裹腹,還是五谷食療養生的好食材。
1、大豆:
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“腎之谷”,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、解毒、潤膚的功效,對腎虛、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。
食用方法:泡發后打制成豆漿,或煮黑豆粥,每天早晚各一次。也可用五谷雜糧磨粉機磨成粉用開水沖泡飲用。
2、大米
大米涵蓋稻米、紫米等,在出現肺熱等癥狀時,具有很好的滋陰潤肺的作用。
食用方法:用小火熬制大米粥,直至米湯濃稠,只喝米湯不吃米粒,隨時可服用。
3、小米
小米是五谷之首,常食能補脾益胃。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,可謂是進補的上品,可補中益氣、延年益壽。
食用方法:熬一鍋小米粥,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——米油,空腹喝下,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,每天早晚均可服用。
4、小麥
小麥被稱為“五谷之貴”。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、除煩去燥。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征、自汗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。
食用方法: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,或去中藥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,每天早中晚服用。
5、高梁
高粱和大豆都屬于雜糧,但卻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,高粱具有養肝益胃、收斂止瀉的功效,尤其是患有慢性腹瀉的人,持續吃一段時間后,會有良好的功效。
食用方法:把高粱米利用食品級粉碎機加工成面粉后炒熟,用開水調成稀糊每天早晚飯前服用。
6、玉米
糯玉米蛋白質含量較高,富含維生素A、維生素B1等,其中支鏈淀粉含量非常高,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。而老玉米中粗纖維含量較高,可溶性糖含量低,對于減肥人群、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選擇。
7、薏米
中醫上說,薏米能強筋骨、健脾胃、消水腫、去風濕、清肺熱等作用。薏米對女性來說是非常好的滋補品,大量的維生素B1能夠讓皮膚光滑美白,還能起到抗子宮癌的作用。
薏米不容易消化,所以盡量不要多吃,尤其是老人兒童以及胃寒胃炎的人,吃薏米的時候一定要適量,不要多吃。
食用方法:可以在各種湯料中加入,亦可熬成粥,睡前服用一小碗。
8、燕麥
燕麥通常被人們用來泡在牛奶中食用,能起到美容養顏、延緩衰老的作用,燕麥中含有多種酶,不但能抑制老年斑的形成,而且能延緩人體細胞的衰老,是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較佳保健食品。燕麥豐富的可溶性纖維可促使膽酸排出體外,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,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取,也因可溶性纖維會吸收大量水分,飽腹感很強,經常食用,減肥瘦身的效果特別好。美女們可以多吃哦。
五谷雜糧的養生作用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,學會合理搭配,食療更健康!
陳 英:020-23327051 手機/微信:15989198636
蔣麗萍:020-23327057 手機/微信:18922317605
張天秀:020-23327055 手機/微信:18922317609
黎海欣:020-23327077 手機/微信:15217629155
劉 芯:020-23327058 手機/微信:13556053205
林佳一:020-23327932 手機/微信:13922264157
歐陽楚:020-23327071 手機/微信:13922264167
葉子瑤:020-23327931 手機/微信:13610301418
楊樂樂:020-23327059 手機/微信:13902272510
許一諾:020-23327056 手機/微信:13533749137
李 月:020-23327937 手機/微信:13711046791
王 麗:020-23327052 手機/微信:13660478819